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MkK2giN-2ILFWWAAaQlG4DMm4AAsSBAEiqLwABpCs843.png

ChMkK2giN-2ILFWWAAaQlG4DMm4AAsSBAEiqLwABpCs843.png

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相关部门表示,今年全国范围内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然而,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我国已在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已有十余颗遥感卫星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工作,涵盖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多种类型。自2020年起,相关部门利用这些卫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任务,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发现4.6万多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关专家表示,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大型隐患识别的准确率已达80%,为地面调查难以覆盖的区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卫星识别潜在风险的基础上,低空无人机航拍能够进一步提升识别的精度。结合地面实地调查,我国目前已能精准锁定地质灾害风险点,并提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通过卫星遥感、航空监测与地面调查的多手段协同,形成了对重大灾害隐患的有效防控机制。
近年来,相关部门还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安装了包括北斗滑坡监测仪、泥位计等在内的多种传感设备,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测。其中,北斗滑坡监测仪具备毫米级的地表形变测量能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建设了自动化监测站点,覆盖超过7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期待楼主能带来更多有趣、有深度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回复,感觉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回复,解答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和高质量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热情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用心,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