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MkLWiG1SuIZnPeAACSDfxdiRMAABwGALFI_gAAJIl036.jpg

ChMkLWiG1SuIZnPeAACSDfxdiRMAABwGALFI_gAAJIl036.jpg

7月28日消息,近期报道显示,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用于制造月壤砖的设备。该设备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球土壤熔融成型,实现以月壤为原料在月球上建造居住设施的目标。
这一设备的研发过程历时约两年,经历了方案论证、产品研制和工艺迭代三个主要阶段。该设备由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院自主研发,正式名称为“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抛物面反射镜高度汇聚太阳光,并借助光纤束传输能量,在光纤末端形成超过3000倍的太阳能聚光比。通过精密的光学系统,太阳光被聚焦至极小区域,可在短时间内将温度提升至1300摄氏度以上,从而使月壤材料实现熔融与成型。
所制成的月壤砖完全采用原位采集的月球土壤,不添加任何辅助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致密化等优良特性。除可用于建造居住结构外,还可广泛应用于设备平台、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据相关工程师介绍,在月球表面的高真空、低重力等极端环境下,仅靠月壤砖难以独立完成人居结构的搭建。因此,月壤砖主要用于舱体外层的防护覆盖,需与刚性舱体、柔性气囊结构等多种建造方式协同配合,才能最终实现完整的月面房屋建设。
实现月球建筑目标需分三个阶段推进:首先,持续攻克关键技术,完成从月壤砖制造、建筑构件组装到整体结构安全评估的技术链条,并进行全流程验证;其次,借助航天任务,在真实月面环境中对设备和作业流程进行技术验证;最后,研制能够承受舱内气压的主体结构,并与月壤打印设备、月面作业机器人协同联动,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施工体系,完成月球房屋的实际建造。
后续,相关技术验证将依托探月工程四期中的“嫦娥八号”任务实施。该任务计划于2029年前后发射,目标着陆区域为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茨-贝塔高原。任务将开展月壤采集、筛分、熔融与成型的全流程试验,实现月壤砖的无人化自动生产。此前实施的“嫦娥七号”任务将与其协同,共同开展科学探测与资源利用技术验证,为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收获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成为我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的问题真是直击要害,期待大家的精彩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越办越好,吸引更多优秀的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提供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为我们带来了这么有趣的讨论,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让这个论坛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细心,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