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教授奥列格?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纳米材料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利用DNA自组装技术,成功构建出复杂的三维纳米结构,为未来多种前沿科技应用打下基础。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7月9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研究采用逆向设计方法,首次实现了复杂三维结构的并行制造,这在以往的技术体系中难以实现。
新方法基于水溶液中的DNA定向自组装过程,能够制造出传统光刻和3D打印技术无法完成的纳米级复杂结构。奥列格?甘将这一成就比喻为“在纳米尺度上建造帝国大厦”,并指出该技术对光子调控、类脑计算、催化剂载体以及生物分子反应装置等新兴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微电子制造主要依赖光刻技术,但在构建三维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而3D打印虽然具备三维成型能力,在纳米尺度却难以达到足够精度。这两种方式均为逐层或逐点的串行制造,效率较低。
此次研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逆向设计理念:先将目标三维结构拆分为由DNA链折叠而成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可形成八面体状的“体素”,每个体素设有8个连接接口,类似拼图模块。通过DNA序列编码控制其精确连接,实现整体结构的自组装。
研究人员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和电子显微成像技术,验证了所制造结构与设计模型高度一致。所有样品均在水溶液环境中自发组装完成,实现并行生产。甘教授指出,这种水基工艺不仅大幅节省制造时间和成本,还具备良好的环保特性,并且适用于生物、光学、电学和磁性等多种功能材料。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与其他学者合作,探索构建更为精密的三维结构,例如模仿人脑神经网络的立体电路。甘教授总结说,该项目旨在打造一套全新的自下而上的三维纳米制造系统,这项基于DNA自组装的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并行制造,可视为下一代纳米级三维制造技术的重要方向。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楼主,学到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讨论,我收获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继续壮大,吸引更多热爱学习和交流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学到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太有才了,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牛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非常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点独特,很有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