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近几年,落户于江西南昌高新区的润芯感知,作为南昌高新区参与投资的MEMS晶圆产线,行事低调务实,却已悄然成长为国产BAW滤波器年出货量第一的主力代工厂。

ChMkLWheXjmIUZ75AAFEISZLCRsAAAYNgLH-BsAAUQ5191.jpg

ChMkLWheXjmIUZ75AAFEISZLCRsAAAYNgLH-BsAAUQ5191.jpg


资料显示,润芯感知成立于2022年3月,总投资50亿元的南昌高新区润芯感知MEMS传感器产业园项目分两期建设 ,目前已在一期悄悄修炼了两年的量产功底。该产线核心运作团队源自于拥有近二十年智能传感器制造经验的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华润微电子,这让润芯感知从诞生伊始就站在了行业的高起点上。华润微卓越的制造工艺、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为润芯感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如果说国产BAW滤波器的发展曾长期被“样品可以做,量产不可控”所困,那么润芯感知这条产线,无疑是率先实现BAW大规模产品出货的突破点。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产品不仅在产量上领先,也在性能上真正做到了“不输海外”。
强强联合,BAW团取暖
据了解,润芯感知生产的BAW系由滤波器领域的新锐企业新声半导体负责设计,依托润芯感知可靠的MEMS制造平台,双方基于战略合作打造业界领先的D-BAW滤波器,引领自主设计与本土制造紧密协同的“新模式”。
供应链消息指出,润芯感知产线过去一年出货的新声D-BAW滤波器超3亿颗,产品已在主流品牌的手机和平板终端设备中稳定服役,部分型号还参与到多款国内外高端旗舰手机当中。在当下的国产BAW滤波器出货量排名中,新声的D-BAW以显著的份额优势位列第一,其出货量规模远超其他市场追随者。
在具体的产品性能层面,润芯感知与新声协同开发的D-BAW滤波器已实现对国际先进产品的全面对标,其采用新声首创的SiRoof封装方案为完整硅帽+干膜有机键合,大幅增强了产品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以下图为例,可看出在通带插损方面,新声D-BAW的产品性能表现与国际主流产品高度接近。尤其在中心频率点2.690GHz处,插损低至–0.923 dB,与对标产品相差无几;而在带外抑制方面,甚至有部分频段优于海外方案,尤其是在2GHz–3GHz及5GHz以上的远离通带区域,体现了更佳的抑制能力。

ChMkLWheXjmIY7izAAEuRjPfilIAAAYNgLJPFQAAS5e224.jpg

ChMkLWheXjmIY7izAAEuRjPfilIAAAYNgLJPFQAAS5e224.jpg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性能数据并非来自实验室样品,而是润芯感知南昌产线实际批量制造、经过可靠性测试的量产品。这意味着国产BAW滤波器已经不再停留在“技术演示”阶段,而是实实在在进入“性能可控、品质稳定、客户验证”的商业落地阶段。
摒弃低端竞争,聚焦高端突围
在射频前端诸多核心元件中,BAW滤波器的战略意义长期被低估。相比其他传统滤波器,BAW具备更高频率、更小尺寸、更强功率承载能力等特性,是5G、Wi-Fi 6/7等新兴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
但正因其高技术门槛,BAW滤波器长期被海外少数巨头所垄断,国内产品在量产、性能与客户验证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行业机构Yole的数据,2023年射频滤波器全球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其中蜂窝通信领域(手机为主)占比最高,市场规模约88.5亿美元。拆分到不同类型,SAW滤波器占比61%,BAW滤波器占比34%。在增长趋势方面,未来数年BAW均将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渗透率与ASP远高于传统滤波器。
尤其在高端旗舰手机中,BAW滤波器的用量非常之大。以iPhone为例,如下图所示,仅一部iPhone 16 Pro Max的两个射频模组中,就用到了足足26颗BAW滤波器。然而,面对这一价格高企、体量巨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BAW滤波器市场,国产滤波器厂商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不足5%,且只有个别企业具备与海外巨头进行全方位竞争的实力。这也意味着,整个国产滤波器产业的“蛋糕”,远未切到实质性的份额,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还在舔包装袋”。

ChMkLWheXjqIJ6ziAARfo1VBd7kAAAYNgLPfnsABF-7500.jpg

ChMkLWheXjqIJ6ziAARfo1VBd7kAAAYNgLPfnsABF-7500.jpg


iPhone 16 Pro Max射频模组
面对行业的高墙,少数企业选择放弃,大多数企业选择观望,只有极少数,选择逆流而上。
润芯感知来自于华润微的核心团队平均MEMS工艺年资长达18年,使得该产线快速具备了扎实的MEMS工艺开发与制造基础。依托华润微在晶圆制造领域的积淀,润芯感知在良率控制、制程一致性、设备调校等方面具备高度稳定性。这为高性能、复杂结构的BAW滤波器量产提供了坚实的底座。
而另一边,新声半导体则作为国产滤波器中少数拥有全栈自主设计能力的企业,早在数年前便投入BAW产品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化攻坚。公司现拥有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在腔体结构设计、电极形貌控制、温度漂移补偿、电声耦合模拟等方面积累深厚,迄今已申请专利超过500项,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项,是国内少数具备从建模仿真到系统级验证全链条能力的厂商。
双方的合作,不是单纯的技术委托或产品代工,而是在产业极限之下的资源重构与战略互补:一边是发源于华润微电子的制造功底,一边是设计端的新生力量,彼此选择了最合适的分工结构与成长方式。

ChMkLWheXjmIAd5DAAKmhiuLehYAAAYNgLFUX0AAqae958.jpg

ChMkLWheXjmIAd5DAAKmhiuLehYAAAYNgLFUX0AAqae958.jpg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科微对中芯宁波的收购案曾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其主要收购理由,正是看中其在BAW滤波器代工领域的工艺能力。而该产线的BAW滤波器产品最早就是基于新声半导体的器件进行通线验证的。
在收购相关公告中,国科微明确指出:“标的公司掌握的BAW滤波器制造技术,可有效填补国内射频前端的制造短板,有望打破海外对关键器件的技术垄断。”
这一产业链的历史印证,侧面说明了新声半导体在国产BAW器件崛起中的“催化剂”角色。而如今,新声携手润芯感知,开始共同推动国产高端滤波器生产基地的大规模稳定量产和出货。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不仅将在BAW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在TC-SAW等产品线上展开工艺联合开发,进一步强化国产滤波器产品竞争力。
混乱中构建秩序,协同中释放效率
国产滤波器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度调整的时期。一方面是低端市场的激烈内卷,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已严重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间恶性竞争、专利冲突频发,拖慢了技术进步与生态形成。
虽然不少滤波器业者认为“IDM是该行业理想的终极形态”,即将设计、制造与封测集成于一家企业体系之中,以实现效率最大化与协同最优化。但在当前深度调整时期,这种重资产投资显然将加剧企业的运营压力。
而润芯感知与新声半导体这种基于共同的“资本纽带”形成的「垂直协同」模式,则更加符合当下的产业发展规律,能够快速实现优质资源的高效率整合。在这种模式下,工艺平台聚焦制造本身,通过规模效应持续摊薄成本;设计公司专注创新与产品定义,加速技术落地与市场响应,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而在不确定的时代中,用理性构建确定性的方式,为产业发展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路径。
润芯感知为新声半导体生产的国产高端BAW滤波器能够大批量稳定出货,不是侥幸,也不是赌注,而是设计与制造分工合理、工艺与市场节奏契合、团队与产业目标一致的自然结果。
而润芯感知所处的南昌这座城市,或许并不是大多数人心中的半导体核心地标。但就是在这样一座低调城市的产业园区,这条外表低调却内有乾坤的晶圆生产线,正在为中国通信行业和万物互联的AI大时代悄然解决长期以来的关键难题。
结语
随着润芯感知南昌项目的持续扩产以及新声半导体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国产滤波器有望在性能与成本两个维度实现质的飞跃。这种“垂直协同”的合作模式,为国产半导体突破提供了新思路 —— 在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开放协作的姿态汇聚各方力量,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限;以渐进式创新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技术突破。
当未来国产滤波器在性能与成本上取得重大突破时,中国消费者手中的 5G 手机将真正实现“中国芯”的自由,而这背后离不开包括润芯感知、新声半导体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
在半导体产业跃迁周期中,各发展阶段均衍生出适配的发展路径——从Fabless到IDM,从Chiplet到垂直整合,多元模式在自主技术攻坚进程中形成战略纵深。每一种业态探索都是对国产化替代曲线的关键突破,以润芯感知和新声为代表的垂直协同发展模式,正加速重构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格局,共同为国产半导体发展添砖加瓦。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解答,豁然开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深受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参与,氛围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将这个论坛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让这个论坛充满了知识和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真的很详细,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内容实用,值得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观点很新颖,让我眼前一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