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MkK2fSQVuIS7WvAALY483sTYYAAp8OgM2PhAAAtj7265.png

ChMkK2fSQVuIS7WvAALY483sTYYAAp8OgM2PhAAAtj7265.png

3月13日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头发丝直径二十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材料。这一成果标志着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的制备,为二维金属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这种新型材料在未来有望推动超微型低功耗晶体管、透明显示等领域的技术革新,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科研成果于3月13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网介绍,该研究所的张广宇研究员及其团队发展了一种名为“范德华挤压”的原子级制造技术。这项技术使用一种表面平整且无悬挂键的材料作为压砧,成功解决了金属材料在原子尺度下的制备难题。
研究团队通过将金属熔化,并结合此前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范德华压砧进行挤压,成功实现了铋、锡、铅等金属在原子极限厚度下的二维结构普适制备。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扩展了当前二维范德华层状材料体系的边界,还为二维材料家族填补了一大块重要的拼图。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范德华挤压技术制备的二维金属被单层二硫化钼完全封装,展现出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未来纳米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楼主,收获满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回复,解答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很有启发性,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太有才了,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真的很详细,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复很有深度,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回复,收获颇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让这个论坛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分析很到位,让我豁然开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