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南财智库研究员张雅婷 谭砚文
2024年是体育大年,更是中国体育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国际体育赛事也日渐成为中国企业步入全球化的重要平台,中国“智”造闪耀国际赛场,加速培育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
这一年,体育赛事全面释放经济效应,乡村体育IP持续发力,赛事跨地域发展迈上新台阶。随着全民健身普及推动,各类体育消费展现出强大潜力。户外运动表现亮眼,冰雪运动蓬勃发展,银发健身产业成为新趋势,足球振兴事业迎来新阶段。
体育,不仅为国争光,更能为国增利,体育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的中国体育产业,国际化与创新力并举,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深入,新的体育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
但中国体育产业当前仍存在国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体育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回望2024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结出中国体育产业年度十大关键词,邀请数十位大咖专家深入解读,共论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助力体育产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最后一篇,我们聚焦足球振兴战略、冰雪经济、银发健身经济这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八:足球振兴战略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不仅承载着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中国,足球的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发展振兴足球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但近年来,中国足球的发展仍难以令人满意——足球竞技水平未能达到预期,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基础薄弱,职业联赛也饱受各种问题困扰。
2024年,足球领域反腐斗争深入推进,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部署实施,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健康向上发展。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相关工作,指出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工作,要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推动足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政策支持之下,中国足球振兴将迈入全新阶段,不仅为足球爱好者、从业人员等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更拉动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激活赛事运营、场馆建设、体育装备制造和足球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需求。
中国足球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这并不是一个能轻易回答的问题。例如,在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足协与联赛的管办分离一直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在日前一场论坛上透露,管办分离明年落地,中足联与足协将分工明确。
抱有信心和耐心,中国足球迎来春天将不会太久。
大咖简评: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际足球者大会秘书长陈炜:
今年1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相关工作,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也意味着将足球改革和振兴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更加坚定决心,必须要把这条路走通。同时,也说明加快推行实施足协与职业联赛管办分离,尽快成立中国职业联赛理事会,在组织制度的层面将要尽快落到实处了。
足球产业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不光是职业足球,包括青少年的培养与赛事体系、国际交流、足球经纪人等,这也是为什么足球在全世界都这么受重视,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育市场。我们在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规划和落实鼓励市场开发、鼓励国际交往的相关政策,大力培育相关市场主体。
以足球领域的青少年培训为例,目前面临从业人员素质低、孩子学业压力大、上升通道过窄、市场不规范、赛事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难题,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后会流失大量培训人口。
发展足球青训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现有体制下打破部门藩篱,加强合作,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提供必要的上升通道。社会各部门要真正把足球发展当做足球战略来看待,齐抓共管,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足球从业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足球巿场,也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博士、研究员何文义:
当前,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足球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二是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模式,导致优秀足球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三是职业联赛水平参差不齐,俱乐部运营管理不规范,市场开发不足,影响了联赛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足球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未来几年内,中国足球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预计中国足球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对此,政府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对足球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高质量的足球场地和设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足球运动需求。继续完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建立完善的教练培训体系,确保教练能够传授科学、先进的足球技术和战术理念。继续加强对职业联赛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执法体系,维护联赛的纯洁性和公信力。继续推动足球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高足球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
关键词九:冰雪经济“冷冰雪”正在点燃“热经济”。
近年来,冰雪运动从竞技体育逐渐向冰雪旅游、冰雪度假地等方向转变,冰雪产业也由旅游单链发展向器材装备、竞赛表演、冰雪培训等全链条发展升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以及冰雪装备出口活跃等特点逐渐形成。
2023至2024冰雪季,全国参与冰雪运动项目人数达到5735万人,消费规模突破1500亿元。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700亿元。得益于南方室内滑雪场馆发展迅速,曾被视为北方专属的冰雪运动,在南方也渐成热潮。目前,广州、深圳等地正在挖掘特色冰雪资源,推动一批高质量冰雪运动场馆加快落成。
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冰雪运动产业,仍面临投入资金重、运营成本高、环境限制强、运动普及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多重挑战。
2024年,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首次明确,要积极发展冰雪经济,为这一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相信冰雪经济将在全国各地做大、做强、做长、做厚。
大咖简评:
融创中国执行总裁兼热雪奇迹总裁路鹏:
今年立冬以来,冰雪运动再一次迎来热潮。近几年,在政策推动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影响下,中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然而,相较于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的天然雪场资源仍显有限。因此,需要拉近大众与冰雪的距离,让滑雪从“偶尔为之”转变为高频活动,城市雪场的作用日渐凸显,直接降低了大众体验滑雪的成本,让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拥有滑雪体验。
当前,冰雪发展驶入快车道,从业内来看,最紧缺的是专业人才。现在滑雪场需要不断更新使用更先进的设备,进行更完善的管理,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愈发重要。
展望未来,冰雪产业要发展,行业需要越来越多“上冰雪”的人,应当积极促进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促进上下游紧密合作,加速运营场景的孵化和创新,助力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此外,企业应整合冰雪运动、教育、赛事、旅游娱乐等全链条资源,与酒店、商业、雪具装备等展开合作,共创“冰雪+”的多元消费场景,实现文体旅商融合协同发展。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
冰雪经济,不仅仅是冰和雪那么简单,目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典型的产业发展特征,例如冰雪与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出现了“冰雪+”系列新业态。推动着包括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以及体育赛事人才积累各方面工作,对产业的拉动效应日趋成熟。
不仅是北方,华南地区发展冰雪产业也有着强劲潜力,华南经济发达,对于冰雪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尝鲜体验对于驱动消费非常重要。室内冰雪场馆突破季节性限制,反而是独特的机会,而且可以结合现代化城市建设、人文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组合产品,延长旅客的聚留时间,以此带动相关消费。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产业链巨大撬动下,冰雪经济持续发展是极为乐观的。在融合发展方面,“冰雪+”模式已不断形成和延长了冰雪经济产业链,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新型技术赋能,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冰雪运动的体验感、安全性、管理效率以及它的营销效果等等。
未来,应当加强区域协同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冰雪产业的集群,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均衡性发展。在政府层面,应加强政策的引导和落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产业投入、布局以及公共服务的场馆提升。产业层面,应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推动新技术、新工艺赋能,形成企业的和服务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十:银发健身经济越来越多银发族,正在涌入健身行列。
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银发族对健康与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更加注重身体锻炼和健康管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4%
广大银发族的健身热情,催动着银发经济新“蓝海”。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等。政策推动下,银发健身经济正在加速成为体育产业新赛道。
然而,适老化活动空间少、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产品、服务、人才缺乏仍是主要的问题。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为发展银发健身指明了方向,提出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加强球类、棋牌等活动场地建设等。
可以期待,未来越来越多“时髦”的老年人走进健身场所和体育赛事,在专业科学的环境中,享受运动、释放多巴胺。
大咖简评: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博士、研究员何文义:
近年来,随着银发族对健康与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他们更加注重身体锻炼和健康管理。具体体现在,老年人对智能手环、智能健身镜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太极拳、瑜伽等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课程的兴趣显著增加。
当前,发展银发健身经济应解决若干突出问题。例如,银发健身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缺乏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健身教练和健康管理师等人才,难以满足银发健身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此外,银发健身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几年,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银发健身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我认为,政府层面,应加大对银发健身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应加强对银发健身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层面,应抓住市场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健身产品和服务。也应重视与政府、社区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银发健身经济的发展。
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
毫无疑问,银发经济将拉动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先来看银发经济的人群组成,46到59岁的人群运动健身比例不是太高,17%左右,60岁以上的人群运动参与度相对更高。换言之,消费市场扩容会由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来决定,这对不管俱乐部、运动康复、健身器材厂商以及配套的服务产业,都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再看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体育产业和养老、健康、运动康复等,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模式。还有产业和产品创新,各种力量型运动之外,户外休闲运动对于银发族也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间,这个过程少不了人才的积累和供应,比如健身教练、运动康复师、赛事管理人员、健康师、营养师等等。
银发经济的整体市场规模和整体占GDP的比例超过了10%。伴随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续增加,老年体育产业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
银发健身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有几大特点,一是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创新化;其次是科技化和智能化,为银发族提供更便捷、健康的服务方案、产品以及运动器材等;第三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银发健身产业链,把医疗、养老、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期待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银发健身发展环境,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这不仅仅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对于社会效益也有极大促进。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分享,收获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干货不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内容精彩,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非常感谢你的耐心解答,帮了我大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我们都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分享和讨论,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楼主后续的更新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