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珠海报道
起飞、拉升、悬停、降落在红点区域……一套动作下来,黄茗(化名)没有离开教室半步。在这间由珠海市南方爱迪技工学校(简称南方爱迪)打造的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内,和黄茗一起进行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的同学有数十位。
“我们无人机专业成立于2016年,也是珠海第一间成体系建设无人机专业的学校。2024年全校无人机应用专业毕业学生69人,就业率达到100%,平均薪资超过7000元/月。2024秋季专业招生总人数达到91人,同比增长31%。”南方爱迪副校长涂乾文告诉记者。
作为一间民办技工学校,南方爱迪对产业人才需求的嗅觉是敏锐的。从大疆新一代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刚刚发布的2016年,到无人机市场规模即将突破2000亿元的2024年,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无人机人才需求持续高涨。
在10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据有关部门测算,无人机操控员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缺是缺的,从前端制造到后端地勤都需要人。但新增人才需求不一定是飞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新兴业态带动的人才需求可能更大。”广州迪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祖火的回答佐证了这一趋势,但也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现阶段行业人才需求不单只是量的提升,技能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
从站在田野边手握遥控器的飞手,到坐在屏幕前远程监测指挥无人机运行的操控员,面向2030年全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的预测目标,无人机产业用人需求已经开始向新的方向迭代。新一轮人才需求“窗口期”能维持多久?需求高速变化的新兴行业能否接住持续涌入的就业人群?这都对无人机行业人才供需机制的灵敏度、有效性和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或许也不仅仅关乎无人机行业。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向千行百业扩散,在应用场景日新月异的当下,我国人才供给体系正迎来新的大考。
无人机人才“百万缺口”缺在哪里?“(无人机飞行员)近两年内我们大概还会有小100人的缺口。”在刚刚开通全国首条陆岛公共航线的珠海市万山区,谈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用人需求,万翼天下(珠海)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万翼天下)总经理朱启政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万翼天下由广东万山群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飞行天下(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主营海岛智慧物流运输和智能通航,自2024年启动运营以来已开通三条物流航线,覆盖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等三个岛屿。
“今年内我们还会争取把大万山岛的航线也打开。现在员工一共25人,预计明年年底之前会再招50人左右,主要还是看业务发展的情况。”朱启政透露,“现阶段招人成本还比较高,主要是人少,想找靠谱的人有试错的成本。目前行业内无人机飞行员月薪基本在4000元—10000元不等。”
深圳市天空领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耀也告诉记者,公司是大疆的核心代理商,目前主要聚焦公安、消防、测绘等行业提供无人机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里包括机器以及相配套的技术人员,这几年缺口是比较大”。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经达到187.5万架,新注册无人机接近60.8万架,较2023年年底增长了48%。而同期,仅有超过22.5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据有关部门测算,行业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百万人才缺口能够创造多少新增岗位?
谈及这一话题,胡祖火表示,“百万就业岗位,我觉得未来无人机行业是有这个空间的,但具体需求岗位还需要针对性分析。比如目前无人机注册数量的增长不一定指向飞手岗位的增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部分企业开拓无人机巡检业务时,可能会通过培训内部人员考证来完成这项工作,不一定会新招人。”
同时,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行业人才需求不单迎来量的提升,技能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无人机系统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行业用人需求可能会集中在产业链前端的制造环节和后端运营环节。其中,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新业态、新场景带动的人才需求可能更大,比如无人机起降场的地勤人员、技术维修人员等等。”胡祖火表示。
朱启政也分享了类似观点,“ 无人机实现完全自主飞行、电脑后台操控,还需要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这需要依托全产业链的升级,我们的数据大模型、超算中心都要有实打实的能力,能算得出、算得准、算得对,才能实现完全自主化运作。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需要大量的就业人才。其中,运营环节的用人需求量是最大的。”
胡祖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无人机行业整体用人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但这个产业发展得太快了,如果人才技能方向还是定位传统业态,比如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等,未来就业可能就会面临一些问题。所以人才培养体系也要跟得上市场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
行业人才供给体系迎大考在无人机行业释放的人才需求牵引下,各地人才供给部门陆续做出响应。
“2016年,我院就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华南地区首批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技工院校。每年招生1—3个班,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达到98%左右。”《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版)》主要执笔人、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钟伟雄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包括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内,钟伟雄表示,目前全国开设无人机专业的中高职院校约有超过300家,技工院校有100多所。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广东、山东、北京等多个省份已将培养无人机专业人才写入各地产业发展规划。
还有更多院校即将加入这场“人才竞赛”。
在提出打造“天空之城”的珠海,珠海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黄国军告诉记者,珠海市技师学院拟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打造低空经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低空领域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我们计划2025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1000名学生,将通过与低空经济领域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定制化培养人才,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行业人才总量的提升是一部分,面对新兴产业高速变化的用人需求,更关键的考验在于人才供给的匹配度。这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浪潮下,区域经济发展向人才供给体系抛出的一道“必答题”。
如何解题?
兼具“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多重标签的广东,选择办一场比赛。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启幕前夕,全国低空经济领域首个省级一类赛事——2024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简称大赛)决赛在珠海举行。
钟伟雄也是这场大赛的裁判长之一,“通过营造与实际工作场景相关的情景,比赛能够检验选手操作当前市场主流无人机业务时的实操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这次比赛也吸引了一批无人机企业参赛,进一步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竞技交流。”
“以赛促建”是透视广东人才政策的一个维度。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直言,举办技能赛事的关键目标在于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希望通过比赛搭建起“政企校”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区域技能人才品牌,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金字塔”。下一步,广东人社部门还将积极推动技工院校与低空经济企业合作,建设低空经济领域“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并完善无人机驾驶员等低空经济领域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从技能人才评价环节着手带动各类主体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这场人才供给“大考”不仅仅发生在无人机行业。人社部《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指出,到2025年预计新职业人才需求将超3000万,其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近50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需求近500万、电子竞技员需求近200万、数字化管理师人才缺口近千万。
在高速迭代的技术浪潮冲击下,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的诞生、转型、升级都开启了“加速模式”,也向各地、各行业打造更具灵敏度、有效性和精准性的人才供给体系抛出了新的“考卷”。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吸引更多有趣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结识更多有趣和有才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精彩讨论,期待更多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细心周到,为我们考虑了很多细节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结识更多有趣和有才华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让这个论坛充满了知识和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让这个论坛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让我们携手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论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