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开启新一年度的惠民保投保参保工作。记者注意到,2025年度多款产品在维持低保费的基础上,再次在保障责任、起付线、特药目录等方面进行升级。
而在惠民保的基础上,市场对于更高标准、更丰富的健康保障需求亦愈加迫切。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保险业新‘国十条’”)等政策推动下,健康保险逐渐向多层次、多领域延展。
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险业新“国十条”为健康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描绘了更广阔的图景,使其在国家医保之外发挥不同层次、多样化和多服务的作用,以推动行业创新。
中端医疗险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
在当前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健康险行业正向多层次、全生命周期的方向发展。
保险业新“国十条”对健康险的定位使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担负了更为重要的角色,要求健康险扩大覆盖面。
在当前健康险市场,惠民保和高端医疗险分别面向普惠群体与高净值客户,但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市场空白,存在一个未被充分开发的中端市场。
随着中产阶层和都市家庭对医疗保障需求的升级,中端医疗险的市场需求愈发明显。中端医疗险定位于填补惠民保与高端医疗险之间的空缺,为预算有限但追求更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群体提供选择。
据了解,近期平安健康险升级焕新平安e生保2025、平安双子星2025,并首发带病体友好中端产品平安双子星易保。
朱友刚指出,平安e生保2025是普惠型产品、平安双子星2025是中端医疗险产品,而平安双子星易保则针对家庭中患有慢病的群体,该产品优化投保流程,让慢病人群也能享受到品质医疗体验。
“中端医疗险既提供基本保障,又提升服务和权益,满足了这一层次客户对更好医疗保障和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朱友刚指出,中端医疗险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满足中端客户的需求痛点,而中端客户在保障上不仅看重保险覆盖的广度,也关注保障周期的延伸。
据朱友刚介绍,平安健康险的中端医疗险不仅提供院内保障,还延伸至院前的健康管理和院后的康复服务,形成全周期的保障体系。同时,我们设计的产品功能兼具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致力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解决他们的痛点,从而实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非标人群有更强的保障需求
新保险“国十条”还鼓励面向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体提供保险产品。
朱友刚指出,传统健康险往往面临准入门槛较高、保障难以落实的问题,带病人群很难在传统市场上很难获得保险保障。但从需求来看,健康人群对健康险的需求相对一般,而带病体由于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有更强的中短期保障需求,但这种需求恰恰是传统健康险市场难以满足的。朱友刚表示:“这体现了市场的痛点和需求。”
虽然带病人群和健康体质人群相比更需要保险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带病人群的疾病爆发风险更高,那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又该如何控制风险?
“要求险企具备专业的筛选和风险管理能力。”朱友刚指出,通过数据和临床研究,险企可以对带病体的疾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短期内不会发展为重大疾病的风险人群。这种筛选帮助险企确保他们享受与健康体类似的保障。比如说,对于肺结节患者,不同大小和类型的肺结节对应不同的风险级别。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临床数据支持,险企能够准确识别哪些类型的肺结节是低风险的,哪些需要特别关注。
朱友刚称,平安集团具有较强的风险筛查能力,可将风险较高的群体筛选出来。之后,再对这些群体进行预测分析和成本评估,制定合理的保费,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确保风险可控。
此外,朱友刚还指出,带病体人群尤其需要健康管理,来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他表示,从健康管理角度看,带病体人群往往是慢性病患者,他们不仅需要保障,更需要有效管理,比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这些慢性病的目的是防止疾病恶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因此,在朱友刚看来,根据“新国十条”的要求,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与医保政策协同互补,险企需要突破原有较为单一的健康险产品设计来真正解决市场的痛点问题。综合分析后,朱友刚表示:“带病体保险在解决市场需求、响应国家政策以及弥补基本医保不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需突破医疗与保险间的专业壁垒
随着新“国十条”政策落地,保险公司面临从单纯保障模式向服务保障并重模式过渡的挑战。
因此,在谈到健康险行业的未来发展时,朱友刚表示,健康险的未来不仅要满足客户的基本健康保障需求,还需延展至慢病管理、康复指导等全周期的健康支持。他认为,政策中提出的“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既是行业趋势,也对公司在产品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探索,朱友刚认为,在“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的探索中,健康险公司首先要做到风险管理体系与医疗管理的紧密配合。
据朱友刚介绍,“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的难点在于医疗行业和保险行业之间的专业壁垒。平安健康险通过打造His系统,建立了包含疾病诊断、治疗路径和用药管理的完整医疗体系,为客户提供科学化、系统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据了解,平安健康险围绕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就医服务、重疾管理、康复管理、居家照护、理赔服务,全面升级“乐健康”服务体系,从传统的就医理赔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人们从健康到疾病到康复的健康管理全周期,并推出了行业首个家庭健康守护方案。
除平安健康险进行“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探索外,国寿寿险通过整合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推进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太平人寿也推出以家庭场景为核心的“乐享家医”健康管理系列服务。
朱友刚表示,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上面的探索都是为了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大家都试图找到中国式健康医疗保险下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希望这个讨论能够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博学多才,让我深感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感谢大家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支持,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人才济济,佩服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大家都很热爱学习,真是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