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财政相关内容,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多家基金公司就此次10万亿级别的大规模化债给出了第一时间的解读,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大幅减轻,可以发挥更多的力量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进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此次政策利好也将支撑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尤其对于股票市场是较大利好。
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具体来看,本次大规模债务置换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另外,从2024年开始,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同时明确,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汇丰晋信固收研究副总监吴刚认为,本次大规模债务置换措施是国务院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地方一揽子化债提出的方案。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合计4万亿专门用于化债。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本次化债规模实际可达10万亿元。
“本次大规模债务置换措施,意味着政府化债的思路有了根本的转变,明年财政赤字的力度也有了积极的空间。我们也观察到从9月开始,政府的支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可以预见,四季度政府的宽财政支出正在路上,在此影响下,国内经济逐步回升的概率较大。”吴刚表示。
中信保诚基金认为,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消除了地方政府安心于经济发展的部分掣肘。过去一段时间,地方财政的收入(税收,土地出让金)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还需要去化解隐性债务,同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约束较多,难度较大。本次发布会,财政部提出了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并且从2024年开始到2029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这次置换,近三年密集安排8.4万亿元,显著降低了近几年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并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
同时,中信保诚基金补充认为,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也腾了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从当前财政政策看,主要的着力点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这是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压力非常关键的一步。地方隐债得到化解之后,地方城投公司债务偿还压力大为缓解,再融资通道会更加顺畅,这将增强地方为基建提供配套的能力,从而实质性地改善实物工作量。
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本次发布会内容与资本市场的预期整体较为匹配,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看好未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A股,中信保诚基金认为,本次发布会对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正面积极意义,对于股票市场而言也是较大的利好。该公司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强,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盈利也会随之改善。另一方面,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预期会显著提高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估值。
方正富邦基金也表示,A股短期有望继续上行。一是本轮行情的特征是估值驱动,政策预期主导的风险偏好+充裕的微观流动性是支撑市场的关键,市场基本面验证的需求有所淡化。二是财政规模接近预期上沿,有望支撑市场风险偏好继续改善,以及微观流动性规模的扩张,短期看好市场有进一步上行的动力。三是受益于此次化债,相关行业如银行、建筑、环保等有望更为受益。
对于债市,基金公司给出的观点相对中性,其中汇丰晋信固收研究副总监吴刚预计,央行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债券增发,国内债券表现无须过于悲观;平安基金则认为,债券市场目前正处于政策现实与预期的博弈对抗,震荡偏强的方向仍然延续,不过分谨慎也不过于激进。
平安基金认为,就本次新闻发布会而言,近一个月期间,政策现实与预期激烈博弈对抗,债市宽幅震荡、略有走强,收益率中枢实际下行的幅度远不如震荡波动的幅度,这个特点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仍然延续。
一方面,目前通胀偏低导致实际利率偏高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2025年再次降息仍有必要性,银行负债端成本也有继续压降的空间,化债快速推进还将导致大量高息资产被置换为低息资产,广谱利率向下的压力仍大。
另一方面,债市系统性转熊需要经济真正见底回升、同时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就目前政策思路和力度而言,这样的转变仍为时过早,收益率中短期内向上调整的风险是可控的。市场上下的潜在空间并不完全对等,这样的环境下,尽管预计债市会是震荡市也应该是震荡偏强的,因此不需要过分谨慎,也不应过于激进,仍可以维持略高于中性水平的久期,同时保留一定弹性仓位适时进行波段操作应对市场的宽幅震荡。
更给力的财政政策在路上
值得期待的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此外,蓝部长还披露了市场关注的政府债务数据,2023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这对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和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信保诚基金认为,本次发布会对未来积极财政的投向和方式做了展望,从使用方向上来看,房地产税收政策、房地产收储、地方政府化债、补充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都有提及。从潜在方式来看,赤字率有提升空间,专项债发行规模可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发行,虽然本次发布会没有提及具体数字,但预计在后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关内容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市场普遍预期的其他财政政策,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会在未来逐步释放,除了为国有行提供注资的特别国债外,其他增量政策预计会在明年得到体现,如提升赤字率等。
校对:王蔚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这个帖子让我对某个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回复,收获颇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我们都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让这个论坛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非常感谢你的耐心解答,帮了我大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方法很实用,值得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越办越好,吸引更多优秀的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