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其中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
万商云集背后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丰富的场景需求、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这些因素成为外资坚定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全球总裁Josh Weiss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市场在海克斯康全球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区年产值占集团总产值的三成以上。海克斯康在中国不仅是销售市场,还是全球研发中心,中国本土研发的新设备及技术可以反向赋能全球其他区域。
在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也成为外资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全球市场执行副总裁Emanuel Viklund对记者表示,海克斯康在全球50个国家销售,并建有多个生产基地,因此集聚了各地的优质供应商,打造了全球的采购平台。海克斯康中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质量。同时也积极建立中国的供应链,如三坐标测量机,已经从早期的100%原装进口发展到今天90%的中国制造,在这个过程中也将中国本土的供应商引入海克斯康全球的供应体系,为其他工厂提供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机遇也成为外资关注的焦点。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表示,松下在中国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致力于立足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出贡献。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落地、扩大服务贸易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万商云集齐展风采从数据上看,第七届进博会创下多项纪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97家,创历史新高。本届进博会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组织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共计780个分团到会采购,为历届最多。
开放的中国是世界的机遇,进博会成了企业展示风采的重要舞台,2024年是“领丰计划”在中国的开局之年,借进博机遇,拜耳作物科学与各方共同见证了“领丰店0001号”的揭幕,并分享了“领丰计划” 助力小农户的初衷与“引领成长,助力丰收”的愿景,助力中国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Alfonso Alba表示,领丰店帮助周边农户接触到农业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以少产多”。同时,领丰店也成为拜耳赋能农户的载体,让农户可以直观看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目前,拜耳已经布局了50家领丰店,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未来可以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农户,推动“领丰计划”在华实现更好的发展。
七年来,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进博会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的生动写照。作为连续七年打卡进博会的“全勤生”,松下带着新目标、新产品、新技术,聚焦新质生产力,让“新”风拂过“四叶草”。
松下于1979年开启中国事业,业务内容始终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松下在中国东北亚地域拥有64家法人公司,事业规模扩大至全球整体业务的23%,员工人数达5万名,其中近1万名为研发人员。健康智能住空间、移动出行、智能制造为三大支柱事业。
例如,在移动出行事业方面,中国引领电动汽车市场,松下针对关键的自动驾驶、电动化、智能座舱等,强化元器件及解决方案对应能力。在中国设立了车载逆变器用薄膜电容和EV继电器的设计团队,打造立足于中国辐射全球的电动车三电系统快速迭代的创新产品。
进博会上,松下首次展出在广州研发、生产的电动车空调系统关键部件——车载电动压缩机,该产品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紧凑型设计,不仅减少振动和噪音,实现了宁静舒适的驾乘体验,还提升整车的能源效率,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环保发展。此外,松下与丰田汽车合资、生产车载用锂电池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目前1-3期工厂全部实现量产,占地面积30.6万平方米。研发中心已于2023年6月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正积极加大本土研发力度。
在硬件方面,从半导体制造设备不可或缺的高速、高精度伺服电机产品,到市场占有率第一、可自动化操作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以及贴片速度每小时达4.1万次的贴片机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在中国本土研发和生产。松下将日本最先进的蓝光数据存储系统业务转移到数据量约为日本五倍的中国市场,在大连研发、制造。进博会首展大容量蓝光存储,搭载一万张500GB归档级蓝光光盘,实现单机柜5PB高密度存储,提供安全可靠、绿色低碳、长寿命、低成本储存解决方案,助力数据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正张开双臂,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今年,罗克韦尔自动化连续四年亮相进博会,聚焦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在此次进博会展台上,罗克韦尔自动化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链主,充分链动起在数智创新、净零价值和跨界生态方面的实践成果,同时依托这三大引擎,汇聚生态合作伙伴,合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活力。
“作为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进博会已成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窗口。”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对记者表示,“罗克韦尔自动化将汇聚更多跨界生态伙伴,聚焦解决产业问题及社会问题,进而持续赋能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今年,借助进博会这一重要国际交流平台,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戴尔科技集团、长春吉达自动化、深度智控、展湾科技、蘑菇物联、明珞装备等企业达成一系列战略合作,共促智能制造产业的全面升级。同时,罗克韦尔自动化还联合工业互联网、能源、食品饮料等跨界生态伙伴,共同签署智能运维Rockii 联盟Power SI 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加速推动各行各业的碳中和进程以及数智化转型升级步伐。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为在华外资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全球合作“催化剂”在万商云集之际,一系列论坛的召开也让进博会成了全球在气候、农业等诸多领域合作的“催化剂”。
在第七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气候变局下的可持续贸易”分论坛上,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王辉耀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紧迫威胁,并被视为全球的首要挑战。因此,推动全球贸易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球绿色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超过欧盟成为全球第一大绿色贸易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成就卓著。全球可持续贸易的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完善可持续贸易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雅克?德洛尔研究所(巴黎、柏林、布鲁塞尔)协调员、巴黎和平论坛副主席帕斯卡·拉米(Pascal Lamy)表示,贸易旨在提升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可快可慢,而环境保护则关乎地球的长远生存,两者的协调共存极为复杂,需要精细的组织协调。为更好地应对当前形势,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贸易主体应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第二,应提升环境议题在WTO讨论中的地位;第三,WTO应设立兼容性论坛,使环境问题成为贸易方的重点议题;第四,需重新审视WTO的绿色补贴框架;第五,包括国际金融系统在内的国际体系也应考虑贸易与环境的关联性。
在欧亚中心联合主席、挪威前环境部长和国际发展部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看来,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中国的参与,绿色转型无从谈起。由于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部分既定政策将得到延续,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问题可能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中欧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机制和体系。具体而言,欧洲需认识到绿色竞争的良性本质,同时,中国市场也应更多地开放国际产品的进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也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此外,中欧仍需重视与美国的合作,通过进一步完善多边主义体系,使之更加成熟与绿色。
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背景之下,由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商务投资署、中国法国工商会联合主办的“法中商业气候论坛”也在上海顺利召开,该论坛以助力缓解气候问题为目标,着眼城市、海洋、工业领域脱碳行动的挑战与机遇,汇集来自中法两国的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及企业决策者,旨在通过经验分享、话题探讨,促进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积极交流。
中国法国工商会会长贺明(Rémi PAUL)表示,很高兴与来自法国和中国的业内专家,以法中气候论坛“迈向无碳未来:城市工业和海洋的脱碳战略”为主题,共同探讨实现无碳未来的关键战略。上海市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马屹则强调:“当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下,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脱碳的关键。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嘉宾们还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在推动工业脱碳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推动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在农业领域,作为今年进博会的配套现场活动之一,“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旨在促进中美双方的开放沟通与合作共赢,推动两国在农业经贸领域的合作。
作为全球的两个农业大国,中美双方在农业领域互补性强,尤其是在大豆贸易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根据美国农业部于今年2月发布的《2024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33/2034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有望增至5810万吨,相较2024/2025年度增长10.9%;而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在未来十年持续增长,由1.041亿吨增至1.383亿吨。因此,大豆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供应链的稳定对两国农业发展和经济稳定具有战略意义。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表达了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前景的期待。他表示:“历史证明,农业往来是加强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也为其他行业树立了典范。美国大豆产业和其他农产品贸易组织一样,与中国建立了丰富且积极的贸易关系。中国是美国大豆产业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乐观地认为双方间的贸易关系将保持下去并继续发展。”
作为连续七次参加进博会的“全勤生”,在本届进博会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组织了数场大豆采购及合作签约仪式,促成中美双方产业合作伙伴取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贸易合作;同时,协会还组织相关企业签订可持续美国大豆(SUSS)徽标使用协议。在展台现场还可通过VR沉浸式体验“亲临”美国大豆农场,考察作物生长状况。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一个个生动的“进博故事”不断涌现。11月10日,记者从第七届进博会闭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八届进博会新签企业展面积已超10万平方米,多方期待来年再赴“进博之约”。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2 个回复

倒序浏览
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问题我也有疑问,希望有人能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大家能够继续发表更多有趣、有深度的帖子和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细心,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帖子很有意思,收藏了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点新颖,值得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将这个论坛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