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海口报道
11月2日至3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与世界——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举办。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主题分享观点。
   结合今年9月下旬国内股票市场的一轮“猛涨”,何德旭认为,“资本市场的改革既要有短期的一些对策,更要从长计议、有长期的制度安排,不是说短期临时地把指数‘轰’上去。我们现在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我觉得更加需要探讨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市场问题的思路。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把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问题化解掉,促进资本市场真正的繁荣。”
他提出,要有效应对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是要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二是要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效防控风险,特别是不能让一些局部的、单个的风险和冲击演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要改革资本市场机制,特别是真正让股票市场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短期要提振、活跃资本市场,而是要构建一种资本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把资本市场搞好、让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我觉得这是我们当前金融领域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资本市场融资、投资的功能,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投资提振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让我们的资本市场成为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何德旭说。
何德旭剖析,“就股票市场而言,我们的上市公司质量是一个突出问题,这跟过去上市公司发行审查制度不健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这么多年来,相关监管部门下了很大的力气来监管、规范资本市场,但上市造假、欺诈发行,甚至于在交易过程中投机炒作、操纵市场的一些行为,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治。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投资价值不大,必然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何德旭进一步提到,当前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仍然还没有做到位,我国资本市场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得到解决。
因此,他提出,要解决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根本性的问题,一是要狠抓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要改善和优化金融监管并提高监管效率,三是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搅动市场,张平分析,稳定资产价格和修复资产价格成为了当前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用中央政府负债模式,打断国内出现的一些资产价格恶性循环的状态。在第一步稳定资产价格以后,应该更多地进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调整现金流结构和估值,然后才能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他认为,中国现在是在完成第一步、向着第二步过渡的阶段,第三步是要恢复实体经济,通过金融体制改革,调整中国金融结构,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支撑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增量政策对股市带来的波动效应,张平表示,“其实中国上市公司的EPS(每股收益)与名义GDP按季度进行回归分析,是90%以上高度相关的,所以上市公司的表现并没有脱离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股价大幅的波动主要是来自PE(市盈率)的估值波动,这里面就包含了很多的情绪,也包括了很多劣币驱逐良币。”
他提醒大家注意近期股市相关政策的导向变化,“比如这次强调的是机构加杠杆,不太鼓励个人加杠杆,这是比较大的一个特点,跟2015年不一样,就是希望长期投资人能够参与进来。还推进了A500(指数基金),就是希望用良币驱逐劣币。现在的一系列最新举措,再加上新‘国9条’等一系列政策,才能够让资本市场具备基准理性和可拓展性。”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大家,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问题我也有疑问,希望有人能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点新颖,值得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帖子很有价值,建议大家收藏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经验分享很实用,感谢分享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