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以科技创新为主线。而资本则要‘甘为硬科技牛’,竭尽全力为科技创新服务。如此,风险投资存在和努力才是有意义的。”11月3日,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在“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峰会”上表示。
米磊表示,实际上,硬科技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虽然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投资它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者一旦踏入这个领域,就会面临不少难题。比如,硬科技行业有技术难题、市场准入门槛、专利保护以及时间的考验,这些都意味着一个真正创新和领先的项目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在这段时间里,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投资者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发布会上,米磊发布了《硬科技ESK价值投资责任报告(2024)》(下称“ESK报告”)。这是中科创星2023年来发布的第二本“ESK报告”。据悉,中科创星于2019年在国内率先提出硬科技“ESK”价值理念,“E” 指经济价值,“S” 指社会价值,“K” 指知识价值。“ESK报告”指出,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仍有几个矛盾点亟待解决。第一,金融资本追求确定性和科技创新追求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当前,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以及早期科创企业处于真空地带,国家财政资金难以惠及,且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企业通常很难拿到银行的贷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强烈;
第二,科技创新领域的长周期与金融的短线属性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一级市场的募、投、管、退方面,我国缺乏长期耐心资本,在以“回报LP投资增值”为核心目标之下,金融资本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项目,最终导致部分金融资本偏离了最优目标,没有服务实体经济,没有服务社会民生;
第三,科技创新早期融资需要的“小体量”资金和中国“大体量”金融供给模式之间的矛盾。早期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多为百万级、千万级规模,相较于传统大企业动辄数亿元、数十亿元的融资需求,同样的放贷金额需要银行投入更多的人力,面临更为复杂的工作细节,人力、财力成本面临较大提升。
米磊表示,提出和推广“ESK”价值投资理念及体系,是想从更根本、更深层次的视角出发,寻找一些核心规律和原则,以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真正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这与最初提出硬科技概念的初衷有着相似之处。历史上每次科技重大突破都伴随金融领域创新,如今,科技创新难度大、周期长,金融创新必须与科技革命同步,发展耐心资本和推动“ESK”价值投资至关重要。
米磊称,中国要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突破,需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创新和改革金融制度,金融资本应支持科技创新,投资者应看重企业长远发展,风险投资要进行创新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新生产力突破。
据悉,中科创星是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科创星旗下管理北京硬科技系列基金、光子系列基金、陕西硬科技系列基金等数支运行的基金,累计管理总规模超110亿元,投资超过480家硬科技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8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211家。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过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动力继续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点赞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楼主能继续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分享和建议,让我受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动力继续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也觉得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分享这么有趣的内容,让我今天心情大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