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随着A股持续调整,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冰火两重天。
新基金的发行份额连续4个月超过千亿份。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新发基金中抗风险较强的债基受到资金的追捧,权益类基金则“寒意阵阵”。
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仅占到总量的10%,混合型基金占到发行份额总额的6.63%,而债基的份额占比不断攀升,占到发行份额总量的81.26%。同时还有部分权益新发基金不断延迟募集,或募集失败,年内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只有2.91亿份,而债基则达到了26.32亿份。
债基挑大梁,总规模连续4个月超过千亿份
今年上半年,基金发行有回暖的迹象,但结构性分化也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权益类新基明显萎缩,债基发行占比不断攀升,大多资金都涌向了债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自今年3月份以来,新基金发行份额连续4个月超过千亿份,并在6月达到1751.70亿份的相对高点,债基也延续了过往的火热,占比当月发行的87.06%。
具体到月份来看,7月的第一周有28只基金(只统计初始基金)发行,新发产品仍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其中有15只债券型产品、6只股票型产品、5只混合型产品和2只REITs产品。
从爆款基金数量来看,安信长鑫增强、泰康稳健双利是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二者均为混合型债券型二级基金,认购天数均为10天,首发募集规模均达到80亿元。此外,兴证全球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泰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东方中债绿色普惠主题金融优选指数等产品的规模同样接近80亿元。
对比债基和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新发规模来看,“债强股弱”的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据Wind数据,年内成立的债基的平均发行规模达到26.32亿份,而股票型基金只有2.91亿份,混合型基金只有3.11亿份。今年新发表现最好的是中欧景气精选的11.1亿元,这是目前年内唯一一只首发规模超1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产品。
权益基金遇冷,多只延期募集
和火热的债基相比,权益基金的新发则处在冰点时刻,上半年还有不少权益基金宣布延迟募集。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73只产品(仅筛选初始基金)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32只产品为主动权益类,20只为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还有1只招商成长量化选股选择延期募集。
仅在6月份就有长城量化选股鑫选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欧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QDII)、招商均衡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8只基金发布延长募集的公告,延长募集的权益基金明显增多。
例如,招商均衡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该基金于2024年4月19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4年6月28日。为充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要,决定将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2024年7月5日。此外,民生加银智选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4年5月27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4年6月21日,但或因募集金额不理想,公司将募集截止日延长至2024年6月28日。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也有部分权益产品延期募集后未能成立的,比如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于2023年9月15日获批,接近6个月才开始发行,顶格募集3个月后宣告募集失败。圆信永丰兴盛于去年9月19日获批,直到今年3月18日才发行,3个月后同样宣布募集失败。截至6月底,已有4只基金募集失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真的很详细,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内容精彩,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细心周到,为我们考虑了很多细节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的观点很有见地,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看了大家的讨论,感觉大家都很热爱学习,真是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这个论坛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吸引更多优秀的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真是宝藏博主,每次分享的内容都很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